5月12日下午,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最后4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臨床治愈出院,至此,409例經綏芬河口岸入境的輸入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實現了清零。
綏芬河市是一個人口不足七萬的小城,境外疫情的蔓延打破了中俄邊界“百年口岸”的寧靜。為了守護國門,守好家門,綏芬河市法院廣大干警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沖鋒在前,堅持疫情防控與審判執行“兩手抓、兩不誤”,彰顯了新時代人民法院干警的忠誠與擔當。
強化擔當 制度保障是關鍵
疫情發生以來,綏芬河市法院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抓緊抓細抓實,多次召開院黨組會議,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和審執工作,制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關于應對疫情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司法保障的十條意見》等工作制度,為法院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投身“疫”線 黨員干警沖在前
2月8日,綏芬河市實施小區封閉管理后,綏芬河市法院第一時間與社區負責人進行對接,根據17個小區卡口執勤任務詳細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將責任落實落靠到人。干警早中晚三班倒24小時值守,確保小區人員車輛出入有序、防控工作有效。截至4月7日,對前進社區4188戶10480人進行走訪摸排,為239戶715名隔離人員提供包保服務,并做好宣傳教育和思想疏導工作。
隨著境外輸入病例陡增,自4月8日起,綏芬河市進行二次閉環管控,全體黨員干警堅決守好“小區門”。截至5月11日,干警累計檢查出入人員近80000人次,車輛18000多輛次。8名干警成為“青年志愿者突擊隊”隊員,他們白天在卡口執勤,晚上為“方艙醫院”搬運物資,爭分奪秒為醫務人員和隔離人員做好后勤保障和物資供應,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法院干警的忠誠與擔當。
司法為民 公平正義在指尖
綏芬河市法院積極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全力推行網上立案,最大限度滿足當事人立案需求;專門對暫時關閉訴訟服務和申訴信訪接待場所這一信息進行中俄對照翻譯,并在“一網雙微”及時發布;利用移動微法院審理民商事案件,讓“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遠程開庭審理以銷售口罩為由的詐騙案件,嚴厲打擊涉疫情違法犯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持續執行攻堅,充分運用“總對總”網絡執行查控系統,將執行案件工作搬到“線上”。截至目前,執行案件收案251件,結案201件,執結標的81587570元,執結到位32401568元,有效維護了申請人的合法權益。
延伸職能 司法服務“零距離”
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3月10日,綏芬河市法院黨組書記、代院長姚波同三位副院長分別帶隊,將省法院《關于企業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法律風險告知書》和法院《關于應對疫情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司法保障的十條意見》送到企業負責人手中,幫助企業防范化解法律風險,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司法保障。
“誓必打贏綏芬河疫情阻擊戰,守住國門和家門”是綏芬河法院干警“戰未勝、誓不還”的莊嚴承諾。綏芬河法院干警敢于擔當、勇于奉獻,將疫情防控與審判執行同步推進,將家國榮光扛在肩頭,讓法徽在疫情防控一線閃閃發光。